当前位置:77779193永利官网 > 校园新闻

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成功举办首届边疆高校美育工作交流与研讨会

  6月18日,首届边疆高校美育工作交流与研讨会在我校音乐厅举行。本次会议聚焦边疆高校美育浸润实践经验总结与创新发展路径,来自全疆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边疆教育发展新篇章。校党委常委、副书记贺萍、宣传部部长吴蕾,教育厅体教文卫处副处长艾尼·外力出席会议,全疆多所高校美育领域专家学者,我校科研处、教务处等各学院领导及老师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开幕式由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党委书记艾丽曼·艾比布拉主持。

  

  

  

  贺萍在致辞中深刻阐释边疆美育的时代价值。在边疆地区,美育不仅是文化传承的桥梁,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

  

  

  

  随后举行了专家报告会。杭州师范大学杜卫教授向学校捐赠专著《谈美育》50册,并做题为《教育部“美育浸润”文件精神的解读 》的讲座,为与会专家详细解读教育部“美育浸润”政策。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赵洪做了题为《落实美育浸润行动,推动学校美育创新发展》的主旨报告,详细介绍了清华大学落实美育浸润行动的经验和成果,为新疆各高校的美育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新疆大学邹赞教授做了题为《中华文明标识在多民族艺术中的呈现形态、逻辑前提与审美表达》主旨发言,以恢宏的文明视角,揭示了多民族艺术中中华美学的基因密码。新疆艺术研究所张云副所长的主旨发言《新疆传统文化中的审美与表达》聚焦新疆传统文化的审美内核,通过《玛纳斯》、新疆社会艺术等具体案例分析解析新疆艺术表达的独特性与当代价值。当日下午,来自全疆11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开展相互交流,分别分享了边疆美育实践经验。

  

  

  

  

  

  

  

  

  

  当日,我校第十二届 “丝路国韵” 中华传统文化艺术节游园会在经世广场同步举办。这场自3月启幕、历时4个月的文化盛事,以非遗元素为笔,以校园美育为纸,将千年文脉融入青春脉动,为师生打造了一场可触、可感、可参与的传统文化沉浸式体验。在20项非遗体验中,“水墨交融” 油画课程展别开生面,通过梵高向日葵与中国山水画并置,搭建中西绘画对话平台;“茶韵丹青”展区,茶艺的雅致韵味引得师生驻足观看;鲁班工坊内,非遗珠算传承人演示 “三下五除二” 等古法算法,参与者拨弄算珠,研习千年算术智慧……

  此次会议通过政策解读、经验分享及文化展演,明晰了美育在边疆教育中“文化传承、心灵浸润、民族团结”的多重价值,形成全疆高校美育系统性联动,将新疆多民族艺术纳入中华文化框架,打破地域认知局限,为民族地区美育教育提供了优秀实践样本。(供稿:中国语言文化学院)(编辑:xwzx)